秋 丰

花开花落,万物之道。

苏轼的 《定风波•莫听穿林打叶声》

苏轼的 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秋丰  2015.07.05

       公元1080年(元丰三年),苏轼以作诗贬上谤讪朝廷获罪贬谪黄州,責授黃州團練副使。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,亦曰螺蛳店,苏轼买田其间。元丰五年三月七日,苏轼去沙湖,忽逢急雨,作者和同行人尽受雨淋,稍后天晴,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《定风波》。

 

       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,故作此
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 

       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”。骤雨急来,同行者仓皇狼狈,而作者却兴从中来,完全不理会穿林打叶的急雨,吟啸徐行,尽享春雨的淋漓畅快。“吟”的本意是按着文字的固有音节,带着情感小声哼读。“啸”取长啸之意,乃高而大的长音,尽吐胸中意气,“吟啸”在诗词中泛指铿锵起伏抑扬顿挫的品读和吟诵,此处用“吟啸”一词更显苏轼的豪放洒脱。此时的苏轼就是山野村夫,脚穿草鞋手扶竹杖,一身轻快胜过骑马,这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?至此,作者触景生情,直抒胸臆,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:此生任凭烟雨迷蒙,云卷云舒,我自怡然。是时,经历贬谪的苏轼四十七岁,宦海沉浮已是处变不惊。此句既体现了作者沉醉山水豪放不羁的天性,也表达了作者坦荡旷达的处世情怀。此处的“蓑”是量词,相当于“场”(多见解释为名词“蓑衣”),但它承载的意境和美感绝非“场”字所能替代,“一蓑烟雨”,马上就联想到烟雨迷濛的江南,头戴箬笠身着蓑衣的农夫和渔者,牛背牧童,产生了浓浓的诗情画意,这正是作者的文采熠熠闪光之处。“一帘幽梦”,亦是此种笔法,异曲同工。

       下半片作者又回到现实中来,微寒的春风吹拂在湿透的衣衫上,凉意袭人,酒意消散,日光从山头那边迎面斜照过来,回望来时雨后的地方一片萧瑟凄清,“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这既是写实又有禅意,无所谓风雨,也无所谓天晴。苏轼笃信佛教,自云“吾七八岁时,常梦身是僧,往来陕右。”亦以五祖戒禅师转世自命。有云:“苏东坡之所以文辞精妙绝伦,实源于禅宗的般若慧根。”

       我曾见过一幅范曾大师的设色立轴《东坡吟啸图》,画中苏轼双眼微闭,墨髯飘洒,倒背双手,沉吟而立,那神态,似灵魂已离开躯壳,吟啸于九天。传神的水墨,画到灵魂里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苏轼性简率豪爽,开创一代豪放词风,一生留下大量优秀的诗词佳作。


评论

© 秋 丰 | Powered by LOFTER